我國超級稻第四期攻關計劃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
農業部組織國內著名水稻研究專家,對地處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村的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Y兩優900”101.2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以謝華安院士任組長的驗收專家組,在考察百畝攻關現場的基礎上,對示范單位推薦的1個田塊、抽簽確定的2個田塊進行了測產,經烘干除雜后,按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分別折合畝產1045.9公斤、937.6公斤、980.7公斤,按算術平均百畝片平均畝產988.1公斤,創造了全國水稻百畝連片高產記錄。
“Y兩優900”是在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新型高稈超級雜交稻研究技術路線指導下,由袁隆平院士創新團隊成員培育的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據調查,該組合具有高冠層、矮穗層、特大穗、高生物學產量、桿粗、莖稈堅韌等特點,有效協調了穗大與穗數、桿粗與穗數等幾對難以平衡的生理矛盾,有力證實了新型高桿培育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技術思路的可行性,為全面實現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目標做出很好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2013年4月,農業部啟動中國超級稻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的攻關計劃。之后,農業部集中全國優勢力量,由袁隆平院士牽頭,組建了“7+1”的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創新團隊(7個科研單位加1個企業),堅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配套相結合攻關策略,遵循新型高桿超級雜交稻培育的科學思想與技術路線,持續開展高產攻關。“Y兩優900”在隆回縣百畝片畝產達到988.1公斤,不僅從實踐上證實了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技術路線的可行性,而且極大地鼓舞了創新團隊如期實現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的信心。
據悉,農業部于1996年立項啟動“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組織包括袁隆平院士、謝華安院士、陳溫福院士等在內的全國20多個科研團隊,歷經16年的聯合協作攻關,在中國超級稻育種理論、育種材料創制和新品種選育與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投入超級稻研究與推廣經費3.4億元,育成通過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108個,并分別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實現了百畝連片單產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前三期目標。據統計,2012年,全國超級稻推廣面積達1.21億畝,畝增產60公斤以上。“十一五”以來超級稻累計推廣面積達到64384萬畝,占同期水稻種植面積的21%,累計增產稻谷415億公斤,為我國水稻生產實現“九連增”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國超級稻的快速發展,也是我國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一個典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以來,農業部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在推進產學研推緊密結合、農科企政有機銜接方面不斷創新,出臺了促進企業開展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依托29家涉農企業建設29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依托廣東恒興集團等企業和科教單位建立南海現代海洋漁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依托河北廊坊金豐農科園建立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和國家農業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中心,以美麗鄉村創建為抓手,整合資源、統籌推進農業農村生態資源保護與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 泰安:“兩菜一糧”助肥城農民成為“十萬元戶”
- 下一篇: 麥田肥料問題處理思路